欢迎您访问陕西省伊斯兰教协会网站!

陕西省伊斯兰教协会

联系人:马荣君

电话:029-87277685

传真:029-87277685

邮箱: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南院门机关小区综合2号楼5层

新闻中心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化专栏

伊斯兰文化与儒家思想 在伦理层面的对话 以《天方典礼》为例

来源:马少卿   发布时间:2021-01-14 08:41:07   访问人次:2593

      “伊儒会通”是中华文明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的一个成功案例。而中国伊斯兰经学思想的形成,是“伊儒会通”的突出代表。中国古代回族穆斯林学者一方面将伊斯兰教经学思想引进中国,补充和丰富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宝库;另一方面将伊斯兰教经学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相结合,用儒家的语言、思想、理论系统地整理、诠释、发展伊斯兰教经学,从而创立了一整套具有独特风格的中国伊斯兰经学思想。

      明末清初,是这种经学思想体系形成的重要时期。伊斯兰教在宣传方面打破了保守局面,以南京、苏州为中心的汉文译著活动大为活跃,涌现了王岱舆、马注、刘智、马德新等一大批伊斯兰教学者和代表作品,他们努力用儒家的思想、语言,系统地研究整理伊斯兰教教义,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哲学化,从而使之更趋具体、完备并富于中国哲学理性,带上浓郁中国哲学的风格与特色。而其中,刘智可谓是“以儒诠经”的先驱,也是沟通伊斯兰文化与儒家文化的巨匠,他的经典之作《天方典礼》是“伊儒会通”最具代表性的成果之一。

     《天方典礼》是作者从卷帙浩繁的天方礼法书中“提其大纲、撮其紧要、详其注解”而成,用儒家文化阐释伊斯兰教的礼法与核心要义,将伊斯兰教的宗教伦理、律法礼仪与儒家思想融会贯通,可以称得上是以伊斯兰礼法为经、以儒家思想为纬的伦理学著作。

      书中,作者创造性地提出“人伦五典”,论述了君臣、父子、夫妻、昆弟、朋友等五个方面的伦理关系,把伊斯兰教的宗教伦理与中国传统的社会伦理糅合一起,作为“天理当然之则,一定不移之礼”予以规范。同时,书中的“伦礼纲常”与儒家“五伦”关系相符,“修齐诚正”又与“孝、弟、忠、信、礼、义、廉、耻”等传统道德规范相同。

      下面用《天方典礼》的内容阐释伊斯兰文化与儒家思想在伦理层面的对话与交流:

      君臣仁义之道。儒家讲君臣仁义“君待臣如子,臣侍君如父”,只有“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为君要“爱民”“利民”,“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否则“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方面伊斯兰文化与儒家思想极为相近,认为君爱臣,臣忠君是“治道之本也。”《天方典礼》指出“亲百姓,广仁惠,正法度,烛奸,从谏,日省己私,时察民患”,是“君王所以为君”的必要条件。

      父慈子孝之道。“父父子子”是儒家所提倡的最根本的伦理秩序,“父子之道,天性也”,主张“父子有亲”“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父母要以身为范,教子严慈相济。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而“仁”的根本就是“孝悌”。百善孝为先,孝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子女以“孝”报“慈”,承颜膝下,尽子道,“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与儒家伦理相同,伊斯兰文化也要求父慈子孝,“父尽其为父以慈”,要“胎教于生前,礼教于幼习,学教于少知”,并“严教训,择师董学,量才授业”。《天方典礼》还将“孝”列为万善之首,“子尽其为子,以孝”,子女“爱其所爱,亲其所亲。”对“父母命,唯而进,安所适,终始其命,以悦亲心。”在“父母之前,不夸勇,不试力,不矜言。”要认真赡养、孝敬双亲,并从事合法有益的职业,不让父母担忧“不危其身;不辱其名;奉父母于无过;亲在从其事;亲没守其爱。”

      夫妇互敬之道。伊斯兰文化和儒家文化都非常重视家庭文化,特别是夫妻间的和睦团结与互敬互爱。儒家文化中夫妻“如鼓琴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认为“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方能“家之肥也。”提出“夫妇乃人道之始,万化之基也。相敬如宾,岂容反目。然妻闻夫过之时,岂可视而不见,委婉谏之,不违夫妻之礼也。”《天方典礼》所展现的伊斯兰文化也认为“夫妇,生人之本也。为人道之纲,修此而后家道正,家道正而乡国正矣。”倡导夫妻彼此关爱,患难与共“居贫困而守礼,遭患难而无怨。”即便“妇有过,善言以教之,勿轻去。”

      兄友弟恭之道。儒家文化中要求“兄友弟恭”,反对兄弟阋墙。兄对弟仁爱友善,弟对兄尊敬顺从,“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友于兄弟”,怡怡相处。依据《天方典礼》,伊斯兰文化同样重视兄弟情谊,“兄弟,亲爱之本也。兄弟者,并蒂之果,同木之支,举世交游,未若兄弟之近切而无嫌也。”也反对兄弟失和、骨肉相残,认为“兄弟义共,天下与颂;兄弟义畔,天下与战。”同样将“孝”和“悌”并举“古人以孝悌相连,其义深矣。盖人能尽孝,未有不尽悌者;不悌即是不孝。”

      朋友忠信之道。儒家文化认为朋友间要互利互助,主张“交友之旨无他,彼有善长于我,则我效之;我有善长于彼,则我教之。”遵循忠信之道,强调彼此间真诚无欺,要“朋友信之”,提倡的“士”则为“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之人。在这方面,《天方典礼》中有“朋友,成德之本也。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长,成我者朋友。朋友一伦,能成四伦之功。”所谓挚友“始于合志,中于合义,终于成全”。可见,伊斯兰文化与儒家文化对友谊的认识具有共通之处。儒家思想讲究家国情怀,重视“五伦”,因为它构成了社会的基本关系。伊斯兰文化重视爱国爱教,倡导力行“五典”,视“五典”为完成人道的基础,认为“五伦之序,天理之自然也。五伦之道,天理自然而流行者也。故其理该万理,事该万事。圣人虑人不能五伦,因制为典礼,颁行天下后世,使人各因其性之所本有,以尽其分之所当然,斯不愧人为万物之灵也”。通过《天方典礼》可见,伊斯兰文化在伦理层面的阐述,从文字的表述,到行为的要求,基本与儒家学说一致。“清真之礼,出自天方圣教,而儒家之礼多相符合。虽风殊俗异,细微亦有不同,而大节则总相似也。”

[作者单位为西北民族大学。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伊斯兰教中国化经典《天方典礼》研究”(19XJC730003)和“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计划”研究成果。]

本文刊《中国宗教》2020年10期

版权所有:陕西省伊斯兰教协会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南院门机关小区综合2号楼5层 电话:029-87277685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7011172号-1 /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陕(2022)0000002 技术支持:无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