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陕西省伊斯兰教协会网站!

陕西省伊斯兰教协会

联系人:马荣君

电话:029-87277685

传真:029-87277685

邮箱: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南院门机关小区综合2号楼5层

新闻中心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国化专栏

休戚与共 同心同行 --澳门华人穆斯林的家国情怀

来源:马文   发布时间:2021-04-21 04:44:52   访问人次:3336

  澳门伊斯兰教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距今已有400多年。华人穆斯林成规模的定居,则是在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从1937年开始,有大量来自广东和香港的回族穆斯林到澳门避难,他们互相帮扶,积极赈济难民,鼓励身处战乱之中的同胞坚定信念,,表现出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情怀。澳门回归祖国20多年以来,澳门伊斯兰教界依托香港伊斯兰联会,凭借毗邻粤港的地缘优势,积极开展宗教文化交流,与粤港及周边地区建立了密切友好的合作关系。如今,在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的新起点上,澳门华人穆斯林应当把握机缘与地缘优势,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担负起助力国家发展战略的责任。

  一、伊斯兰教在澳门:历史与现状

  伊斯兰教于唐永徽二年(651)传入中国,络绎不绝的穆斯林商人在距离澳门不远的广州建立“蕃坊”,并修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清真寺。(李兴华《广州伊斯兰教研究》)毗邻广州的澳门作为商贸繁荣、文化多元的珠三角地区的天然良港,早在明万历十一年(1586),就有关于回族穆斯林“附舶香山濠镜澳贸易”的历史记载。(明·蔡汝贤:《东夷图)》)随后,被西方称为“摩尔人”(即1-17世纪伊比利亚半岛、西西里岛、马耳他、西非等地的居民)的穆斯林在1662年前后也已经在澳门定居。([英谟区查:《葡萄牙贵族在远东--澳门历史中的事实与逸闻(1550-1770)》)伴随着与中国的贸易,大批外籍穆斯林商人、水手也相继进入澳门,19世纪之前,伊斯兰教已经在澳门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在19世纪50年代,创建了澳门历史上第一座清真寺-嚤啰园清真寺(即澳门清真寺),位于澳门半岛花地玛堂区。((葡路易斯·库尼亚:《澳门的穆斯林》)经过20世纪70年代的重建,现今占地约3500平方米。澳门清真寺的入口为高大的拱门,上方分别用中、阿、葡、英四种文字书写题名。园区内部主要包括礼拜殿、办公室、厨房和坟场等功能分区。这座建筑集伊斯兰建筑、印巴建筑文化为一体,同时也受到澳门当地建筑特色的影响。(参见许政:《澳门宗教建筑》)澳门历史上的第二座清真寺,位于凤顺堂区妈阁斜巷的港务局大楼(嚤啰兵营)附近,大致修建于1888年。当时葡萄牙警察部队雇佣了大量来自葡属印度孟买、果阿等地的穆斯林在澳门驻扎,因此建立了一座营房,史称“嚤啰兵营"(QuarteldosMouros),清真寺就建于营房附近,后于20世纪40年代被政府拆除。实际上,伊斯兰教在澳门也经历了本土化的过程,澳门清真寺在很多地方都受到华人文化传统的影响,澳门清真寺也成为多元文化并存、不同宗教和谐相处的一个见证。



  19世纪中后期,随着澳门贸易地位的衰落,穆斯林人口也大大减少。抗战时期,广州和香港相继被侵华日军占领,大量华人穆斯林来到澳门避难,穆斯林人口再次激增。抗战胜利后,大部分华人穆斯林相继返回广州和香港,选择留下来的人构成了今天澳门华人穆斯林的主体。

  现在澳门的穆斯林约为12,000多人,并相继成立了澳门伊斯兰协会、澳门印尼伊斯兰协会、哈莉玛在澳印尼女穆斯林协会和伊斯兰与穆斯林青年会等4个宗教社团。(数据参见:澳门特别行政区印务局网站)

  二、休戚与共:抗战时期澳门华人穆斯林的爱国情怀

  历史上,由于港澳地区由广州府所管辖,加之地理位置接近,因此粤港澳三地穆斯林之间交流频繁,关系紧密。抗战时期,华人穆斯林群众将自身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积极投身抗战,保家卫国,显示了与祖国休戚与共的爱国热情;他们坚定信念,拒绝威逼利诱,或扶危济困,或远走他乡,在投身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的事业中,谱写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杨瑞生阿訇(1863-1939)在广州掌教多年,历任小东营、大东营两座清真寺的教长,并兼任濠畔寺的“回文大学”经师,经汉两通,知识渊博,在老一辈穆斯林里威望很高。1937年,广州沦陷前夕,日本间谍冒充回民,试图拉拢杨瑞生等广州宗教界上层人士建立所谓伪“回民自治会"。由于深知阴谋背后的险恶用心,杨瑞生毅然拒绝了日本人,并拖着年迈的身体登上光塔进行演讲,号召广大回民穆斯林群众用各种方式抵制敌寇的渗透。(马强:《民国时期粤港回族社会史料辑录》)利诱不成,日本人便加紧了迫害,杨瑞生以老迈的病弱之躯同家人前往澳门避难,落脚之后,又开始肩负起澳门清真寺的教务工作。这位已经风烛残年的老人于两年后在澳门归真,享年76岁。

  继任的马志超阿訇(1902-1949)也是由广州来到澳门。1937年日军占领广州后,马志超在广州外国租界建立回教难民营,收留难民的同时还设立了一所临时小学。后来,马志超迁居澳门,在澳门清真寺担任掌教。在此期间,他除了负责日常教务和参与赈济难民外,他还参照中国穆斯林先贤刘智的《天方字经》编写了澳门华人穆斯林的基础性宗教读本《伊斯兰三字经》,在丰富了中国伊斯兰文化内涵的同时,也促进中国伊斯兰文化的海外传播。(赵倩、丁俊:《港、澳、台穆斯林的爱国情怀与国际交往》)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来自广州的回族穆斯林也避难于澳门。如杨佑(1882-1943),曾先后担任晚清和“中华民国”驻朝鲜元山领事署书记官及驻福冈使署翻译官,1937年退休后回穗养老。由于杨佑精通日语和朝鲜语,日军试图利诱拉拢他。杨佑毅然拒绝了日本人的威逼利诱,变卖家产迁居澳门。此时的澳门,物价飞涨,华人难民缺医少药,食不果腹。杨佑时常赈济难民还收养两个孤儿。再如出身于广州“牙医世家”的保宗器(1913-1999),抗战时期迁居澳门,由于他医术精湛,又长期赈济难民,旅居澳门的同胞对其赞誉有加,称他“虽不拜关公,但学关帝之义”。

  抗战时期,澳门的华人穆斯林将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紧密联系在一起,他们救亡图存,捍卫国家和民族利益,显示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无私精神。

  三、同心同行:澳门华人穆斯林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纵观“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澳门曾在15,16世纪开创了海上贸易的“黄金时期",成为联结欧、亚和拉丁美洲海上贸易的重要枢纽。伴随着商贸活动,多元宗教文化交流成为当时澳门对外交往活动鲜明的底色。当下,作为新时期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大举措,助力“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于澳门伊斯兰教界,特别是华人穆斯林而言,既是实现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服务国家建设的应有担当。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顺利开展的人文基础。澳门伊斯兰教界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交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因此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促进民心相通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宗教、历史、地理和人文优势。早在16世纪中叶,澳门就出现穆斯林的商贸活动。18世纪初19世纪末,大批北非、中东、南亚、东南亚等“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穆斯林商人、水手和军人进入澳门,他们当中的部分人在澳门定居、成家、立业和终老,最后埋葬于嚤啰园清真寺坟场。20世纪以来,粤港地区的回族穆斯林或者为躲避战乱,或者为省亲,也频繁经澳门往来于东南亚地区,贯通了同各国穆斯林友好交往的桥梁。澳门回归祖国以来,大量“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人来澳门务工,这对于推动国家间民众的相互了解,增进彼此的民心相通,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进一步合作奠定了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

  今后,澳门伊斯兰教界要进一步增进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间的互联互通与合作共赢,共同推动形成“和睦相处交往、和衷共济交流、和谐发展交融”的良好局面。与此同时,澳门华人穆斯林还应当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机遇,乘势而上,不断强化对于伟大祖国的认同,弘扬爱国主义传统,同心同行,为“一带一路”建设助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积极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为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本文为中宣部2017年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项目“民族宗教国际传播”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73111)

本文刊《中国宗教》2021年第2期
版权所有:陕西省伊斯兰教协会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南院门机关小区综合2号楼5层 电话:029-87277685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7011172号-1 /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陕(2022)0000002 技术支持:无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