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陕西省伊斯兰教协会网站!

陕西省伊斯兰教协会

联系人:马荣君

电话:029-87277685

传真:029-87277685

邮箱: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南院门机关小区综合2号楼5层

民族宗教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族宗教 > 宗教文化

揭开西藏穆斯林神秘的面纱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5-12-29 14:13:15   访问人次:5666

自公元651年(即唐高宗永徽二年),伊斯兰教传入中国以来,中华大地上涌现出了10个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他们分别是中国内地的回族、东乡族、保安族、撒拉族和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兹别克、塔吉克和塔塔尔族。除此之外,在华夏大地上还涌现出信仰伊斯兰教的其他民族的穆斯林,有广西的壮回,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的蒙回(巴彦木仁苏木),有四川大凉山地区的苗回、彝回,西双版纳地区的傣回(帕西傣)、白回,青海化隆和西藏拉萨等地的藏回。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和民族交往的进一步加深,全国各地都有大量的汉族同胞皈依伊斯兰教,由于户籍制度的不断规范和民族识别的标准化,汉族穆斯林不再称为汉回,直接称呼为汉族穆斯林,汉族穆斯林的加入,为中国伊斯兰教补充了新的血液,增添了无穷的活力。

  作者在13年前写的《伊斯兰堡的藏族穆斯林》一经发表,立即得到了国内外各大穆斯林刊物和民间杂志的转载,其中通过采访两位巴基斯坦海军军官,简要阐述了巴基斯坦及印度次大陆藏族穆斯林的由来及目前的状况。今天本文作者通过历经千辛万苦长途跋涉,历时一个多月实地采访,了解,调研西藏穆斯林比较集中的昌都、拉萨、日喀则等地区,向世人全面揭开西藏穆斯林神秘的面纱,为临夏州委州政府提出的 “依托藏区大市场,融入兰州都市圈,建设临夏区域经济中心城市” 的思路服务。

  一、昌都地区穆斯林情况调查

  为了能够取得第一手资料,我们没有乘坐飞机和火车,而是选择乘坐公共汽车沿川藏公路行进,每到一地,就与当地穆斯林座谈,询问他们的族源、由来和生活状况,一路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着实花去了不少时间。从成都武侯区南桥村昌都客运中心乘车出发,沿国道318线行进,经雅安、康定、泸定在新都桥分为南北两线,北线经甘孜、德格,进入西藏昌都。

  甘孜州巴塘县和西藏芒康县由金沙江大桥连接,桥中间便是川藏分界线。跨过金沙江大桥便是西藏芒康县公安局朱巴龙派出所。金沙江大桥气势宏伟,宽畅通达,是新建的川藏大通道的主要桥梁, “金沙水拍云崖暖” ,金沙江水流湍急,两岸崇山峻岭。在芒康县境内共有两处检查站,都要身份证复印件作为入藏原始档案,因为昌都的路就是在没有地面的悬崖和山坡上解放军指战员用最原始的工具挖掘出来的,地势非常凶险,常有自驾游旅客连人带车跌入汹涌磅礴的大江大河中身首不见。经过近44个小时的颠簸,一路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第三天早晨到达藏东重镇——昌都。

  昌都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的横断山脉地带,藏语意为 “水汇合口处” ,位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澜沧江上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就是西藏、四川、青海、云南的省(区)交界的咽喉,是连接藏、川、青、滇的交通枢纽,是西藏的东大门和古西康的腹心区域,素有 “西藏门户” 之称。过去,进入昌都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马帮,马帮是整个横断山区主要的运输手段,昌都也就是周围各省的商品集散地。

  昌都作为重镇,也成为茶马古道上穆斯林马帮的必经之地,在历史的长河中,来藏穆斯林经过与藏族人通婚,便有了西藏昌都之藏回,昌都也是藏回诞生的最早摇篮之一。昌都藏族穆斯林现有36户,190余人。对昌都穆斯林的过去人们众说纷纭,难以达成共识,加之西藏穆斯林人口在全国各省区中所占比重很低,所以常常被忽略,致使全国穆斯林和学术界对昌都穆斯林的历史与现状,缺乏具体而又正确的理解。本文作者经过与昌都清真寺学董藏族穆斯林杨纯灵(洛桑)的多次座谈和了解,才对昌都地区的伊斯兰现状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

  昌都居西藏穆斯林人口第二位,这些穆民不是五十年代解放西藏时和汉族一起迁入的新移民,而是原来的老住户。约公元十六世纪末期起,昌都就有穆斯林居住。今天的藏回,溯其根源,大都来自清代陕西,后又有清代甘、滇、川等地区的穆斯林相继迁入,他们或经商、或云游,由于清廷实行残酷的民族压迫和歧视政策,更多的穆斯林则是躲避战乱,逃难至此的,据杨学董介绍,有数10人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经川康到西藏,隐姓埋名,蜇居昌都。清末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进藏时,军中有许多回族军人和随军家属在昌都定居下来,经过繁衍生息,成了昌都世居民族之一,被昌都藏族人通称为 “裹嘎乃” 。

  昌都回族有杨、徐、毕、马、罗、牟、铁、米等姓氏,他们中远的已有好几代,最短的也有四、五代人了。回族先民除个别经商外,大都生活困难,为了生存和发展,他们推举德高望重的杨怀德(1688年—1780年)为阿訇,在昌都咱曲河西岸的咱宏荒漠原野上,开荒种地、养牛养羊。经过几年苦心经营和艰苦努力,终于开垦了六十亩土地,按人头分种,按比例提取公益金,平时,辛勤耕作,苦心经营,在农闲时,跋涉经商,鞣制皮革,休养生息。随着穆斯林人口的增加,原来回族初来乍到时修建的 “陕西回馆” 的简易礼拜堂已不能容纳多人礼拜。在驻藏清军回族官兵的捐助下,昌都清真寺于清康熙五十八年建成,整个清真寺建筑面积2700平方米,可容纳三百人同时礼拜。

  咱宏土地贫瘠,每到大旱收成不好。在商品流通不发达的西藏社会,回族只能重视手工业和商业,才能弥补收成不好带来的欠损。清真寺建成后,咱宏的回族陆续搬迁到清真寺周围,形成了穆斯林聚居区,回族以家庭为单位开办了面粉加工坊,酿造、豆腐坊、制粉、屠宰、制革和缝纫以及面馆等,对外向社会服务,对内为教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方便,逐渐地清真寺周围成为昌都最繁荣的商业区,这里回汉藏杂居,生活各异,但各民族饮食齐备,故藏人称这里为 “色仓生” (即饮食齐巷),就这样,是伊斯兰教把不同地区的民族成员聚合在一起,逐渐形成具有共同心理素质,共同生活方式,共同语言和共同风俗习惯的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藏族穆斯林。

  康熙时代的昌都清真寺为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建筑,大殿双门上悬有一非常特别的兰底金字大匾,据传是康熙五十八年由皇帝敕封帕巴拉为呼图克图诸门汗之印时皇帝御书赠给昌都清真寺的,它是我国伊斯兰文化在西南边陲寺宇建筑中一颗灿烂的奇葩。可惜在 “史无前例” 中昌都清真寺被夷为平地,许多宝贵的文物和古籍全部绝迹,今天,只有一棵老榆树是清真寺唯一的幸存者和历史的见证。改革开放后,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得到落实,1991年政府归还落实了一部分寺地,上级拨款5万元,由昌都回民捐助,修建了土木结构的礼拜堂。直到2005年,在拉萨,日喀则等各地穆斯林的帮助支持下,新的清真寺破土动工,2006年9月竣工,新寺建筑面积170余平方米,可容200人礼拜,还有400平方米的配套设施和住房及铺面,开展了以寺养寺活动,减轻了群众负担。

  昌都穆斯林属逊尼派,奉行大伊玛目哈乃斐教法学派。每年在过好三大节日的同时,在圣纪节这天,全体回族到北部的穆斯林公墓—咱宏 “巴巴坟” 搭起帐篷,宰牛宰羊,进行赞圣,缅怀祖先,诵经三四天,过几日与家人团聚的露营生活,犹如拉萨藏族穆斯林所过的 “抓饭节” 。在这里他们缅怀昌都清真寺的奠基人--被族内外敬仰的杨怀德阿訇。他归真后,后人念其伟绩,修建拱北,永世纪念,当地藏语称 “裹嘎曲登” 。昌都回族的风俗习惯

  回族生活在藏文化的汪洋大海之中,天长日久,必然使当地回族在文化上产生某些异样。这些异样不仅表现在生活细节上,也表现在不同文化基因对回族文化的渗透上。如清真寺殿内吊挂有二十几盏黄绿新灯笼,红白喜事时点酥油灯,穆斯林们对着大门修有高大的香炉,天天早上焚烧柏枝进行颂念。昌都回族不仅能使用汉藏两文,而且汉语中充满着浓厚的陕西韵味。回族大都有三种名字:经名、汉名和藏名。经名是阿訇取的,汉名是父老取的,藏名都是当地藏人根据各人的德性形象而取的,如藏族给杨志平取名叫 “阿訇尼玛” (尼玛是太阳)即阿訇太阳之尊名。另外,回族老人和一部分青年人穿汉装长挂,一部分青年男子和妇女穿藏装,妇女头脖系挂珠饰,穆斯林家庭也拌糌粑、喝酥油茶。由于回族先民都是单身汉,娶的都是藏族妇女,在生活习俗上不可避免地和藏族有许多相似之处,现有的回族,他们是藏族母亲和回族父亲的后代,是回藏民族团结的结晶,也是回藏民族亲如一家的象征。

  由于历史上和睦相处,昌都的回藏关系十分友好。 “不敬这些人,敬谁呀?” 这是当地较多接近穆斯林的藏族老妪们常说的一句话。 “他们不吸烟,不喝酒,不赌不骗,忠厚老实,不吵嘴,不骂人,更不伤害人;自己杀牛羊虽是 “罪过” ,但他们做的干净又香,内外干净的是‘裹噶’(戴白帽的人)。听到这些,我内心很是惭愧,希望和恳求内地到西藏经营,工作,旅游的穆斯林能够诚实守信,公平交易,表里如一,发扬我们先民的优良传统,自觉维护民族形象,把藏族人对穆斯林的厚爱变成自己的实际行动。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解放昌都,先遣部队司令王其梅将军同其它军队首长带着礼品亲临清真寺拜访,要求阿訇动员回族青年参军或参加工作,克服翻译紧缺的困难,在十八军工作团的动员下,有24名回族青年踊跃报名,有两名正式参军,正值风华正茂的杨纯灵正是这个时候参加18军的,其它回族青年经过党的培养,诞生了一批学者,经济师,教师,企业家,劳动模范,其中一位叫徐德钦的女青年成了自治区妇联副主席,他们为解放和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改革开放后,内地穆斯林大量涌入昌都,成了昌都穆斯林的新生力量,据昌都穆斯林客栈马永德经理介绍,他父亲从临夏来昌都经商已经30年了,他已经是第二代,准备在昌都长期发展。在人来人往中,我们见到了许多内地的穆斯林,特别是临潭籍的穆斯林,或贩运春草,或贩卖藏货,搞运输,开店铺,人人都安居乐业。

  二、拉萨穆斯林基本情况

  穆斯林进入拉萨的时间要比青海卡尔岗早,据有关资料记载, “早在吐蕃时期,拉萨已经有穆斯林活动了,还修建了一座清真寺” 。唐时,藏王松赞干布统一吐蕃各部,定都逻些(今日之拉萨),政治开明,商贸流通,与中原修好。文成公主进藏后,协助松赞干布治理朝政,吐蕃进入空前繁盛时期。这个时期进入西藏的穆斯林主要来自印度克什米尔,查谟等地,就在藏语中穆斯林被称为 “卡奇” (或卡契),有人说就这是克什米尔一词在藏语中的变音。随着中国内地穆斯林到西藏拉萨经商活动的增加,藏族人觉得有必要加以区别,就称内地穆斯林为 “甲卡奇” ,这个 “甲” 意指汉族地区,就是从中原汉族地区来的穆斯林。这种现象真象新疆维吾尔人称呼中国内地来的穆斯林为 “东干” 或 “东冈” 一样,完全符合民俗学原理。

  清真大寺的起源及其概况

  笔者查阅许多资料显示,拉萨清真大寺建于公元982年之前,据新疆社科院1983年出版的《中亚史地》,该书翻译了《世界境遇志》,有专门西藏的内容, “拉萨是一个小镇,有许多佛寺和一个小清真寺,其中住着少数穆斯林,” 他那个时代就是中亚莎曼王朝衰落时期,也就是十世纪后期,但从其它资料显示,穆斯林进入西藏在8世纪初叶,这是毫无疑问的。

  历史上,从印度克什米尔、拉达克、阿富汗进入拉萨的穆斯林不在少数,从拉达克来的统称为 “拉达格” ,从阿富汗来的统称为 “喀布尔” 。十三世纪初,蒙古兴起,中央设置宣政院,管理全国佛教和藏区军政要务,当时进藏的军队和其他成员中,就有一批回族,明代以来,西藏的茶马互市进一步拓宽,来自甘肃、陕西、青海、四川、云南等地的回族商人不断增多。清代中叶时,驻藏清军中有也不少回族军人,先后与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和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两次对清真大寺进行扩建,后又经过内地来藏人员和当地藏回的不断修缮,扩建,从而达到了目前的规模。如今,在清真大寺还办了小班、中班、大班、共有100多个学龄前儿童,教师则是清一色的留学生。其中,拉萨大寺牙古阿訇早年在临夏求学,1986年去印度勒克瑙那德威大学留学,1990年学成归国。我在和牙古阿訇交谈期间,不断有人前来招呼,都用藏语,说汉语都不太流利。在这里我碰见了15年没见的同学艾不•伯克尔,我们在伊斯兰堡国际伊斯兰大学见面相识时,他才21岁,如今已36岁了,在清真大寺担任老师。还有一位同学叫穆萨,从伊斯兰堡国际伊大毕业后,现在拉萨做生意。拉萨大寺是那德威大学留学生集中的地方,加上拉萨小寺的共有20多名藏族留学生,使人非常欣慰,是西藏穆斯林的中坚,他们分别是伊卜拉黑麦、阿利、伊斯哈格、亚古、努努、伍玛日、海米都拉、海桑、伊斯玛丽等,祈求真主赐福他们,虽然是留学生,但收入很低,仍然效力于大寺学前班所在地----河坝林,著名的回族诗人,文学家薛文波先生上世纪五十年代和解放大军进藏时曾在这里当过老师,当时叫拉萨第一小学分校。

  在西藏,每座清真寺都有一个自己独立完整的穆斯林公墓,大寺所属公墓距市区约五公里,位于城关区夺底乡,周围为山,墓区为坡地,背靠大山,面向阳光,约占地100亩,据传是清乾隆49年(公元1784年)西藏噶厦政府赏赐给当地穆斯林的。先保存有清代所立墓碑16块,其中清晰可辨的墓碑立于清代清乾隆49年。在墓园内,有两块墓碑引起了我的注意,一块是藏族穆斯林音乐家,西藏大学马阿鲁教授(1958-1998),墓志铭用藏、阿两种文字镌刻。还有一位是名叫王沛生的穆斯林,是拉萨市军官会负责人兼副市长,在藏族人中有着很好的威信,据传西藏歌舞剧团是他一手扶持发展起来的,他具有很高的政治理论水平,他的墓志铭由拉萨市政府立于1972年。

  拉萨清真小寺的起源及概况

  拉萨清真小寺位于八廓街林廓南路热普赛居委会,好多内地穆斯林称呼其为尼泊尔清真寺,但是许多当地人不喜欢这样称呼,我们只好称呼其为小寺。当我来到清真小寺时,现年60岁的阿不都•哈里阿訇正和一帮印巴留学生喝甜茶,在做了自我介绍后,已在该寺任教45年的阿不都•哈里阿訇和他的弟弟哈米东拉给我介绍了小寺的发展情况。小寺于公元1600年由西藏噶厦政府拨地皮,由穆斯林捐资修建,小寺包括三座礼拜堂和一座墓地园林。

  公元1655年,据传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1617年——1682年)前往夏官罗布林卡时,路上看见一群穆斯林在送葬亡人,现在正是西藏广播电视厅对面的地方,他觉得,穆斯林墓地在布达拉宫跟前欠妥,于是下令取缔。后来从克什米尔来西藏传教的彼尔(乌尔都语,筛黑之意)亚古夫等人的请求下,达赖喇嘛遂在现在的 “箭达岗” ,四面射箭,以箭镞落下的地方圈占地皮的形式给穆斯林作永久墓园。现在这个地方占地近100亩,全部由砖墙围起,与外界隔开,院内有一具有印巴风格的纪念亭,上书 “箭达岗” 的来历。该院内有两座礼拜堂,宽敞明亮,寂静幽深,庄严肃穆,成为穆斯林纪念先人,节日聚会,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这就是著名回族诗人、文学家薛文波先生在其著名作品《雪岭重泽》中提到的卡吉林卡清真寺,墓地内有穆斯林先人墓碑,碑文是乌尔都文镌刻的,距今有300多年的历史。大凡克什米尔风格的墓碑,上面刻一长方形水槽专门用来盛水,供过往飞鸟饮用,所得 “索阿布” 在亡人身上。

  历史上定居拉萨的穆斯林与藏族人民和睦相处,噶厦政府允许穆斯林娶藏族妇女为妻,每当举行大型庆典活动时,穆斯林领袖都被邀请参加,当局还授予四品的官衔,享受与拉萨定居的不丹人、锡金人一样的待遇。

  民主改革前,小寺有穆斯林200多户,2000多人,民主改革后多数人在选国籍时选择了印度、尼泊尔,并赴国外定居,只有小部分人选择了中国籍,目前小寺由这部分人负责管理。文革期间,小寺同样遭到了破坏,具有历史价值的旧版本《古兰经》、历史文献、匾额全部遗失,清真寺也遭到封闭,后经尼泊尔籍的穆斯林请求,一年后,才允许尼籍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小寺历史上曾进行过四次维修和扩建,最近修建的为两层框架结构,实用面积500多平方米。据阿不都~哈里阿訇介绍,三座礼拜殿是这样分工的:珠玛在清真小寺举行,平常在卡吉林卡举行,班达、沙目、胡夫坦在卡吉林卡第一礼拜堂举行,撇什尼、基格尔在卡吉林卡第二礼拜堂举行。

  回藏民族团结的象征——拉萨穆斯林 “抓饭节”

  公元1716年,拉萨清真大寺举行了改扩建工程,为了纪念这一历史性的竣工典礼,拉萨穆斯林同胞准备举行一个隆重的庆典仪式,因为当时正处藏历 “萨噶达瓦节” ——根据噶厦政府的法令, “萨噶达瓦” 期间不准杀生,为了遵守和尊重当时西藏地方政府的法令和广大藏族同胞的宗教感情,又不辜负族内穆斯林的期望,当时的穆斯林阿訇、有识之士就欢庆期间的饮食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和研究,最后决定在拉萨夺底沟回族林卡内举行欢庆活动,用 “人参果饭” 招待众穆民,因为 “人参果饭” 没有荤类,简单适用,氛围浓郁,亲情深厚,没有高级贵贱之分,结果此次欢庆活动受到广大穆斯林的一致好评,也受到西藏噶厦政府的赞许。 “人参果饭” 每三个人共用一个盘子,每个人都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来抓饭吃,因而取名 “抓饭节” ,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一直延续至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如今的 “抓饭节” 内容丰富,参加的范围不仅是穆斯林,还有当地党政要员和佛教界代表和其它民族代表,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阿沛•阿旺晋美、热地、全国政协副主席帕巴拉•格列朗杰及自治区、拉萨市领导都亲临过 “抓饭节” , “抓饭节” 成了回藏各民族友谊、团结、睦邻、友善的象征。

  三、日喀则穆斯林情况调查

  从拉萨到300多公里外的日喀则,海拔从3700米-5340米-3940米不等。本来,应该是沿拉萨河南下到曲水,再沿雅鲁藏布江西进。可因为曲水附近的公路正在维修全面封路,所有从拉萨到日喀则方向的车辆都要绕行青藏公路北上,翻越念青唐古拉山后再入雅鲁藏布江河谷。为了加强客运安全,客运中心实行限速制度,早到的车要罚款,所以我们一路走走停停,抓拍了不少照片,380公里的路程走了整整7个小时,终于到了日喀则。日喀则市容整齐,街市繁华,是个很有人情味的袖珍小城。作为西藏第二大城市,日喀则到拉萨的铁路正在兴建,届时将大大缩短两地距离。日喀则的街道都以援建的省份和城市名字命名,如黑龙江路,青岛路等。西藏南部的阿里、日喀则等地区传统上被称为 “后藏” ,区别于以拉萨为中心的 “前藏” ,而日喀则就是后藏地区的政教中心。日喀则郊外的扎什伦布寺,规模宏伟,金碧辉煌,是历代班禅额尔德尼的驻锡地,11世班禅每当从北京学习回来就在这里办公。

  在日喀则市福百广场,甘肃临夏回族所开的清真饭馆就有三家,依次排开,由于地处闹市区,其中有一家名为中原水饺的生意还不错,主人叫马文贤,居住在临夏市祁家庄一带,来日喀则已十几年了。在青岛路有一家临夏人开的大型超市,是长虹电器日喀则特约经销商店,门口人头攒动,生意十分火爆,是日喀则外地回族中实力比较雄厚的一个。

  到达日喀则的第二天清早,我去拜访清真寺阿訇,经过电话预约,见到日喀则原住居民藏族穆斯林阿不都•热合玛尼阿訇,他是一个非常诚实厚道的人,现年57岁,曾在印度克什米尔伊斯兰学校学习四年,回国后一直任教长至今。阿不都•热合玛尼经营着一家香水化妆品店,当我出示证件自我介绍时,他十分热情,领我参观了修葺一新的日喀则清真寺,该寺与位于宗山上旧时代的日喀则噶厦政府不远。

  历史上的日喀则穆斯林和清真寺

  日喀则穆斯林有400多年的历史。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因为有大量的印度和尼泊尔穆斯林在日喀则生活居住,在 “史无前例” 中,清真寺没有受到破坏,但原来修建的清真寺是早年的土木框架,藏式结构,每到下雨,总是漏雨漏水,但是由于穆民人口少加之极左路线的干扰,清真寺在很长时间内没有动过大工,始终修修补补,经历住了岁月的考验,并没有影响和耽误广大穆民的日常宗教活动。

  虽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来藏穆斯林人口的急剧增加,原来的清真寺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现在的日喀则清真寺具有浓郁的阿拉伯风格,随着穆民人口的逐渐增多,原来的老寺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经有关部门批准,由日喀则市政府投资10万,由当地和内地穆民自筹60多万,新的清真寺于2001年动工兴建,占地规模1.2亩,礼拜大殿330平方米,每逢节佳日可容纳2000人同时礼拜,精致的造型,别样的颜色,异域的风格成了日喀则市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和拉萨一样,日喀则清真寺也拥有一座独立的穆斯林公墓,该墓园位于市区东郊,占地32亩,陵园内草木茂盛,古树峥嵘,各式墓碑掩映在杂草丛中,有些已年代久远,字迹模糊,其中也有印巴克什米风格的墓碑。阿不都•热合玛尼阿訇作为自治区和日喀则市的政协委员差不多18年了,2006年,他提出政协提案,要求保护和圈占穆斯林公墓,得到了上级的批准,日喀则市政府遂拨款35万元予以支持,现在的墓园全部用黑铁栏杆围栏,防止了人为和牛羊的侵害。

  据阿不都•热合玛尼阿訇介绍,原来日喀则的穆斯林很多。上个世纪60年代,得到政府的批准,日喀则和山南、拉萨等地的藏族穆斯林120多户,500多人集体迁移到印度克什米尔,有的去了尼泊尔,有的去了沙特阿拉伯,有的迁居到巴基斯坦,至今阿不都阿訇的好多亲戚都居住在国外,特别是印度和尼泊尔,他每过三、五年就去探亲一次。现在日喀则市只有13户藏族穆斯林,全部居住在市中心帮加空居委会清真寺周围,不远处就是宗山——旧社会日喀则噶厦政府所在地,文革中宗山旧址被破坏,现已修复。从这看来无论是昌都还是日喀则,无论是拉萨大寺和拉萨小寺,都建筑在该地最繁华的区域,说明西藏穆斯林与当地藏族社会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亲如一家。就像昌都的藏族也学会了穆斯林的生活习惯,每当藏历新年办喜事,藏族人家都喜欢炸回式果点,清真佳肴待客,当地的官员、活佛、喇嘛和普通藏民喜食阿訇屠宰的牛羊肉,被称为 “洁净肉” 。过去有这样的奇事,每年的穆斯林节日期间,好多藏人主动找上门来要求清真寺和穆斯林买他家的牛羊,说: “你们买了谁家的牛羊宰食了,来年谁家的牛羊就会兴旺” 。

  在帮加空居委会阿不都•热合玛尼阿訇搭有葡萄架的庭院里,我们促膝长谈,他的妻子法蒂玛来自印度克什米尔,身披印度纱丽,大儿子在拉孜县当小学教师,女儿夏里玛活泼可爱,今年刚刚9岁,已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从身段和腿形来看夏里玛很有体育天赋,是难得的体育材料,我告诉阿不都他有一个好女儿,如果加以培养,将来在田径领域会有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阿不都用藏语翻译给女儿听,夏里玛非常高兴,她也觉得有这方面的天赋,我告诉夏里玛,不久的将来,我要听到她拿下日喀则小学,中学乃至自治区的田径冠军的好消息,夏里玛点头应允。

  四、西藏其他地区的穆斯林情况

  西藏自治区面积120万平方公里,在国内仅次于新疆,矿产丰富,幅员辽阔,下辖 “一市六地” ,即拉萨市和日喀则、山南、昌都、那曲、阿里、林芝六个地区,共有74个县,691个乡镇。这里既有全国第二大的那曲安多县,面积12万平方公里,比浙江,江苏大,有全国人口最少的阿里地区札达县,全县人口不足六千,县城所在地托林镇人口不到六百,是全国人口最少的县城,又有全国人口最少的乡---山南地区隆子县玉麦乡,全乡人口33人。尽管这样,在西藏90%的县里,都有流动的穆斯林存在,多则上千上万,少则几十人。在波密县,有临夏、广河等地的穆斯林130多人,临夏籍商人穆玉清告诉我,为了使波密的穆斯林有一个固定的宗教活动场所,2007年开始,当地100多家经商的穆斯林筹措资金总计57万,购买了位于县城中心靠街的三层楼房,一二楼为铺子,三楼为 “者麻提” 和阿訇居室,极大的方便了波密穆民的宗教生活。亚东、工布江达县都有穆斯林生活,察隅的穆斯林准备购置房产,建立 “者麻提” 。

  从波密到林芝240公里的行程中,一路高山峻岭,森林茂密,沿江公路十分危险,路边没有护栏,也无法栽植护栏,一不小心就会车毁人亡,其中有14公里路段由武警交通支队管辖,因为经常发生滑坡,有些路是用木头搭起来的,经过一路提心吊胆,傍晚时分,终于到达林芝地区所在地八一镇,由友人康乐籍回族杨万青驾车来接,他在林芝八一镇经营着一家饭店,位于镇中心,正是国道318边上的西北饭店,在周围很有名气,在夏季旅游旺季生意红火,几乎天天爆满。

  林芝地区八一镇位于尼洋河冲击扇平原上,这里气候温和,地势开阔,水势平缓,土地肥沃,是西藏最美的地方之一,被称为 “西藏的江南” ,是人居的最佳环境。每年春天春草季节,都要涌入大量的穆斯林,估计有两万多人。八一镇有三个 “者麻提” ,分别是桥头、街道、物资局 “者麻提” ,据承包了地区邮政宾馆的甘南籍的学东马振龙介绍,在八一镇,穆斯林所开的店铺有近200家,涉及餐饮、宾馆,土特产,百货,其中粮油、日用品处于垄断地位,较大的春草商有资金5000多万元,大部分人的资金至少在10万以上,许多人定居在当地,孩子们也就近入学,成了土生土长的林芝人了。这里有东乡人所开的伊光宾馆和伊光餐厅,装潢考究,规模宏大,由于西藏旅游每年接待数百万人,旺季期间,这里的餐厅和宾馆生意很好。调研间,碰到青海民和县穆斯林,据说,在八一镇,仅民和县回民有1000多人。调研期间,多数临夏人建议,临夏州政府在林芝应该再设一个办事处,用以协调当地经贸事务,或者撤那曲办事处而设立林芝办事处,大家分析林芝的区位优势是大于那曲的,这个建议是有前瞻性的。

  临夏州驻西藏办事处在拉萨市中心的夺底路,因为设立时间快30年了,加之临夏人来藏人数多,时间早,涉及领域广,在拉萨很有些知名度,办事处有自己的餐厅和宾馆,还有一个规模较大的停车场,当地人都知道这个地方。我刚到的第二天就去拜访曾在积石山县工作过的拉萨办副主任马如相,凑巧碰见从贡嘎机场刚下飞机回来的马文光同志,他和我是老朋友了,他在临夏州驻兰州办事处任主任,由于工作需要,刚被州委州政府任命为临夏州驻西藏办事处主任,老朋友相见,分外热情,特别是在雪域高原,畅诉旅途观感,别有一番情趣,他也是第一天上班,当下由办事处所属清真餐厅李经理做东接风洗尘,在座者有7、8位都是在拉萨有头有面的临夏回族中的成功人士,他们在西藏好多年了,有的人因为长期受紫外线照射俨然已成为西藏人了,要不是说着亲切的家乡话,真不知道是哪儿的人了。

版权所有:陕西省伊斯兰教协会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南院门机关小区综合2号楼5层 电话:029-87277685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7011172号-1 /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陕(2022)0000002 技术支持:无忧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