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 年10 月16 日至22 日在北京举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为扎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宗教工作领域落地见效,《中国宗教》约请宗教工作部门、宗教界代表人士以及宗教学研究队伍,就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行笔谈,以供交流。从即日起,微言宗教将陆续转发。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深入推进伊斯兰教中国化
穆卫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关于我国宗教工作的总体要求:“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大创新论断,是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的重大历史任务。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至今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从传入开始就拉开了本土化的序幕。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伊斯兰教已与中国社会和谐相融,各族穆斯林既是伊斯兰教的信仰者,又是爱国的国民,从思想和实践中都体现出爱国爱教的特点。当前,深入推进伊斯兰教中国化,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爱国爱教相统一。爱国是人民对自己祖国最深厚的感情,是民族精神在国家观念上的生动体现。在我国,一个好的教民首先应该是一个好的公民,二者之间并不矛盾。爱国是伊斯兰教的基本精神,是穆斯林群众应尽的义务,中国穆斯林历来就有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鲜明提出“爱国是信仰的一部分”。历史上,中国各族穆斯林为捍卫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尊严而努力奋斗,不乏鲜活的事例。他们始终把自身的发展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宗教认同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贡献力量。新时代的广大穆斯林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好爱国与爱教的关系,要以国家兴旺、民族强盛为己任,以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的整体利益为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既是党和政府对中国伊斯兰教界的要求和任务,更是中国伊斯兰教界人士和穆斯林群众的普遍共识,是坚持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
二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近年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向全国伊斯兰教界发出《关于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的倡议书》,要求各地伊斯兰教协会与清真寺结合实际,以多种形式把学习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伊斯兰教协会、清真寺开展的各项活动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穆斯林的生活。要以多种形式把学习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基层,把伊斯兰教教理教义中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积极因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进行宣传。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有的放矢,运用信教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深入人心,提高新时代穆斯林群众“四个认同”的觉悟和实践能力。
三是依法管理伊斯兰教事务。我国实行政教分离,国法大于教规,教规服从国法,任何宗教不得超越宪法法律享有特权。也就是说,法律保障宗教信仰自由,宗教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国务院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与一系列配套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的地方性宗教法规和政府规章、全国性宗教团体制定的规章制度等,它们共同组成了我国宗教事务法治管理的基本框架。在推进伊斯兰教中国化的进程中,必须对我国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和法律规章有整体的把握和深入的认识,要明确合法与非法的界限,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基本原则,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正确判断正常的宗教活动与非法宗教活动的区别,确保伊斯兰教中国化实践在健康的轨道上开展。同时,要推动宪法法律和宗教政策法规进宗教团体、进清真寺,提高伊斯兰教界人士和广大穆斯林群众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好习惯,自觉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开展活动。
四是开展新时代的“伊儒会通”。明清之际,中国穆斯林社会开展以“回儒两教、道本同源”为特点的“伊儒会通”活动,用儒家学说对伊斯兰教教理教义进行中国化的诠释,将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来阐述伊斯兰教在中国的本土变化,从而促进了中国穆斯林群众与中国社会的和谐相处,推进了伊斯兰教的中国化进程。当前开展伊斯兰教中国化实践,特别要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伊斯兰教,要紧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对伊斯兰教教义教规作出符合当代社会发展进步要求的阐释。要把社会生活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求大同、和为贵、扶危济困等中华传统美德同伊斯兰教教义教规中积极的伦理规范有机结合起来,构建立足传统文化、符合现代社会进步要求的伊斯兰教伦理道德体系。“伊儒会通”不仅是历史上伊斯兰教中国化的成功范例,而且在今后伊斯兰教中国化的进程中,在赋予其新时代的使命后,仍可以发挥符合时代进步要求的积极作用。
五是用中道思想引领广大穆斯林正信正行。中道思想是伊斯兰教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涵盖了穆斯林群众的宗教信仰、人生观、价值观、社会生活和家庭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坚守中道思想是我国伊斯兰教深化解经工作,努力构建中国特色伊斯兰教经学思想体系的基础和原则。我国伊斯兰教自明代中叶以来,就在经堂教育中把中道思想作为一项重要的传统继承下来,并在伊斯兰教中国化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道思想能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和分辨极端主义不是伊斯兰教,而是与伊斯兰教背道而驰的。因此,必须积极引导广大穆斯林群众深入理解伊斯兰教中道思想的深刻内涵,并将之付诸生活实践中。
六是充分发挥伊斯兰教协会、清真寺、教职人员的积极作用。我国各地伊斯兰教协会是党和政府团结联系伊斯兰教界人士和广大穆斯林群众的桥梁和纽带。2017年12月,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发布《坚持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五年工作规划纲要(2018-2022)》,2018年5月,发布《关于开展“四进”清真寺活动的倡议书》,要落实好这些倡议,必须制定具体的计划和实施细则,如为配合“四进”清真寺活动的开展,编写《国旗知识读本》《法律知识读本》《伊儒会通知识读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读本》等简明通俗的宣传读本,使伊斯兰教教职人员有教材,结合经训在清真寺宣讲。要加强县乡村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工作,积极发挥基层伊斯兰教协会组织、协调、落实的作用。
清真寺是穆斯林群众开展宗教活动的场所,是引领穆斯林群众正信正行、反对极端的重要平台。清真寺要充分发挥宣传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将日常卧尔兹讲解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与深入践行崇俭戒奢理念相结合,推动广大穆斯林群众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职人员是推动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关键力量,培养造就爱国爱教的高层次伊斯兰教教职人员队伍,是推动伊斯兰教中国化的一项基础性战略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专门就培养高层次的宗教人才提出意见,“要坚持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标准,支持宗教界搞好人才队伍建设”。从当前我国伊斯兰教教职人员的培养途径来看,主要是通过伊斯兰教经学院、经文学校和各地清真寺的经堂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伊斯兰教教职人员,对于正确理解经训、充分挖掘教理教义中的积极因素、正确引导信教群众、在国际伊斯兰教文化交流中讲好中国宗教故事等方面至关重要。当前,要在继承经学教育的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融入现代教育元素,使之适应社会发展进步要求,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经学教育体系,致力于培养出具有较高现代文化水平和经学造诣的爱国爱教伊斯兰教教职人员。
七是重点做好伊斯兰教经典新诠释工作。在传统注释学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进行经典的诠释,是推进中国伊斯兰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路径。2020年5月30日,全国性宗教团体联席会议强调:加强宗教经典研究和教义教规阐释,推动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宗教思想体系。从伊斯兰教的历史发展来看,伊斯兰教经典也一直都在适应社会发展的诠释过程中。历史上,中国穆斯林的“伊儒会通”成功实践了伊斯兰教经典中国化的诠释。现阶段,党和政府支持宗教界对教义教规作出符合社会发展进步要求的诠释,为伊斯兰教中国化从宗教自身提供了实践路径与方法。近年来,中国伊斯兰教界开展的解经工作,对促进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应大力加强对社会发展有积极作用的教义教规的宣讲和诠释,使信教群众更自觉地接受中道、和平的伊斯兰教。要充分做好教职人员的培训工作,使他们不断提高经典诠释水平,要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推动,激发伊斯兰教界人士的内生动力,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
伊斯兰教中国化是一项管长远、促和谐的健康传承之路,是中国穆斯林强化爱国意识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地走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光明大道,我们要继往开来、承前启后,坚定地走好这条必由之路!
(作者为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