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伊斯兰教是中国穆斯林先贤历经千辛万苦,结合中国现实,融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讲真经、传真教,根植中国土壤,付出巨大努力才走出来的一条适应在中国本土生存发展的道路,它是践行伊斯兰教中国化的真实写照。
今天的伊斯兰教中国化离不开薪火相传的历史传承。我们要在国际国内环境发生复杂变化之际,坚持信仰、洞察历史,继承传统、保持定力,稳中求进,方能有所成就。
我是一名上海阿訇,最近有机会走访西安、平凉、固原、泾源等宁夏西北地区,近距离地观察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现状,这是我此次学习之目的。通过与西北当地阿訇、穆斯林长者围绕经堂教育与清真寺的问询与交流,我眼中的伊斯兰教中国化变得生动而具体。在这里我将此行的感受与体会,与大家分享,不妥之处,敬请赐教。
远离都会 放飞心灵
6月下旬的上海闷热潮湿,黄梅雨哗啦啦、淅沥沥地下得不停,我学习旅行定在这段时间启程,正好避开了江南的黄梅天。
6月28日抵达西安咸阳机场,已过晚上八点,好几位西安穆斯林教亲早已在机场等候。一声熟悉而又亲切的“赛兰”,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就像是亲兄弟。一路上他们详尽地向我介绍在西安两天行程安排。得知我的来意后,还深情地表示,希望我能多住上几天,多看看。他们邀请我入住他们自己经营管理的酒店,并告知,他们都是西安回坊的老板,在回民街坊里吃住都方便。然后我们就直奔西安有名的食品一条街上的金波老字号饭店。走进餐厅已经是夜晚10点了,老板来到包房,用陕西口音自报家门:本家姓金,祖籍南京水西门,同治年间迁移西安。80年代后从事餐饮至今,餐厅无烟酒,阿訇可以放心用餐。这里品种多样,食材可靠,价廉物美,信誉甚佳。于是宾主尽欢,回到酒店已经是十一点半过后,对我习惯于早睡早醒的来说,有点疲倦不堪。
第二天早上4点醒来后,与往常一样,诵经祈祷礼拜。五点半,陪同我的一行教亲,驾车赴咸阳市渭城区窑店镇胡家沟,瞻仰我敬佩已久的中国经堂教育的奠基者胡登洲巴巴陵墓。
教亲兄弟为我介绍说,胡登洲巴巴陵墓是省级文物保护。他殁后原来葬在渭河边,清康熙元年,渭河泛滥,故其墓被迁于此地。由于当时周围居住的都是汉族农民,政府多次提供修缮保护资金,委托他们管理。这里的农民都是汉族,但都知晓这墓中先贤是伊斯兰教的经学太师,故数百年来悉心保护管理,历届主政者亦提供修缮资金。胡太师生前深受当地民众爱戴。
据说西安曾经遇到过大旱,太师曾经遇到过干旱,太师带领民众祈祷,不多久,天气就降下大雨。这民间传说一直流传至今,每当西安格迪目清真寺阿訇与乡老在此诵经瞻仰这位经学太师后,当地人也会在陵园内,墓地旁点香跪拜,求托庇一方平安,保自家健康幸福,免遭厄运。
走进陵园,弯弯曲曲、上上下下阶梯,约有百步路程,我们便来到胡登洲太师墓,只见墓高1.5米,长3米,上面覆盖着绿色幔帐,墓前竖有石碑一块,上书“胡太师登洲墓”。我们在此静穆许久,并诵经祈祷,然后返回。在返回途中,遇见其他清真寺的阿訇与信众,用陕西音调,边走、边高念赞颂词,缓步走进胡太师陵园参谒。
民众护陵 令人感怀
中午11时,化觉巷清真寺阿訇及坊上教亲邀我共进午餐,席间他们很想知道我此行的感想,我叙述了拜谒胡太师陵园对自己内心的震撼。
其一,伊斯兰教自唐永徽二年传入中国,建寺立教,经唐、宋播种,元代生根,至明清之际开花结果,滋生繁衍,遍布中华大地。作为外来之异教,能与中华之传统文化相容并存逾千余年之久,可视为世界宗教史上的奇迹。胡太师陵园能够完整保留至今,端赖回汉民族共同合作努力之结果。由此可见,中华民族早已将伊斯兰教纳入自己文化体系,而非狭窄地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回族等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很久以前就进入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其二,十七世纪初年,陕学是经堂教育的发源地,胡太师创立经堂教育,代代相传,一脉相承。胡登洲(1522-1597)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奠基人,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同行的几位阿訇把中国经堂教育一至七代传授的著名经师娓娓对我道来:胡太师巴巴的两位著名弟子冯二阿訇,海先师。冯二阿訇是西安城东杏园头人,设帐于家,学传三子三侄;海先师(约1550-1640)咸阳渭城人,后设帐宁夏同心渭州城;二传弟子海文轩,海先师之子,迁居同心谓州,设帐同心。还有冯门六俊,即冯二阿訇的三个儿子,少川、少泉、瞽目二师,以及三个侄子冯伯奄、云乔二师、四师,熟称冯门六俊。然后,阿訇们又补充胡太师诸多弟子直至七代传人其中有驰名弟子张少山,设帐于济宁、南京等,并创立山东学派,人称常巴巴。马真吾,咸阳人,设帐南京,为南京经学奠基人。马君实,字忠信,南京人,设帐南京,学传东南、江南,西宁,学传陕、甘、青诸省。五传弟子主要有王岱舆(约1630-1710)南京人,师从马君实,设帐南京,北京,著述颇多,长眠于北京。师从常巴巴,六传弟子有刘智(1664-1740),即刘介廉巴巴,南京人,著“天方性理”、“天方典礼”。李德新(1650-1707)陕西人,康熙十年,即1672年由陕西入桂林讲学,定居桂林,为桂林经堂教育始祖。
听到了阿訇们讲述经堂教育一至七代的名人轶事,让我深受教育,先辈们继承和发扬胡太师以毕生精力振兴伊斯兰文化使之与中华传统文化融合;笃信真主,潜心教门,继承传统,阐扬经训,这条道路是当今中国阿訇应当坚持持续推进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必由之路。
小寺大寺 各有千秋
6月29日下午,童掌柜陪同我走进西安北广济街清真寺,俗称小寺。吴克荣阿訇和80高龄的寺管会贾光信主任,告诉我:“在历史上,小寺是化觉巷清真大寺的“扫麦尔寺”(附属寺)。与它同为化觉巷大寺“扫麦尔寺”的还有“南城清真寺。”
贾主任老当益壮、思路清晰、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深受寺坊信众的肯定。他自始至终陪我参观,向我详述了“小寺”博物馆所陈列的文物、文史资料等内容。近些年来,小寺积极推进伊斯兰教中国化,专门修建了一栋文物展示与资料收藏的多功能楼,清真寺变迁的照片与文物遗迹,中国经堂教育与陕学阿訇传授的世次名录,还有经堂教育十三本经原著及《古兰经》手抄本和各种大小各异的《古兰经》珍藏本。
小寺博物馆里所展示的无论是照片,还是经书,都为我更多深入认识了解胡登洲太师的人生,为讲好胡登洲巴巴的故事充实了丰富的资源。胡太师幼时习儒,长大后随其同乡著名阿訇高某潜修波斯文、阿拉伯文及伊斯兰教经籍。精通伊斯兰教哲学、教义学和哈乃斐教法学。据康熙十六年(1677)抄本《经学系传谱》载:胡氏家道殷实,经营商业,潜心教门,但长期以来,觉得中国伊斯兰教“经文匮乏,学人寥落,既传译之不明,复阐扬之无自”,一次赴京售货,行至西安以东新丰一带,路遇一位从西域赴京朝贡的回回老人,遂相与讲经论道,并批阅了老人所带中国穆斯林学者尚未见过的一些经典,立志兴学,以倡导宗教教育,培养人才为志愿。他将伊斯兰教以清真寺为中心的教学形式与中国传统的私塾教育结合起来,先在家中后移在清真寺设帐讲学,免费招收学员,讲授阿拉伯文和伊斯兰教经典。他使用经堂语言讲解经典,并在教学结构、课程设置、授课方式、学习考察等方面初步形成了一套制度,从而奠定了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基础。经堂教育在中国穆斯林居住地区普遍兴起,培养了大批宗教人才,从而为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小寺之行,令我受益匪浅。
恪守清真 世代传承
化觉巷清真大寺定纪平教长得知我此次旅行意图,在我抵达西安之前,就告知我,6月30日上午,化觉巷清真大寺有“尔麦里”(宗教活动),欢迎我届时参加。9时过后,许多穆斯林乡老陆续前往大寺,当我走进活动大厅时,已座无虚席。阿訇们热情地安排我就座,并向大家告知,由我先诵《古兰经》首章。其他阿訇也一起用陕西口音和语调齐声诵读《古兰经》并赞圣。然后,由各位阿訇依照今天举意家属的乜提(心意),依次诵读《古兰经》首章——开端章,与《古兰经》第二章(黄牛章)的前五节,以及“杜阿宜”(祈祷)。定教长做了卧尔兹(演讲),接着,共进陕西风味的宴席。
定教长给我介绍,今天举行的是小“尔麦里”,大“尔麦里”人数规模更大,出席的寺坊阿訇更多。然后,定教长陪我参观了大寺后说,西安化觉巷清真大寺是陕西保持完整的“格迪目”习俗的著名清真寺。他说道,伊斯兰教自唐代传入中国以来,伊斯兰教陆续在中国大地深耕发芽。格底目是中国伊斯兰教派别之一,“格底木”是阿拉伯语音译,意为“老教”“古行”、“尊古派”。它适应了穆斯林在国内散杂居的实际需要,对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对回回民族的形成都起过一定的推动作用。格迪目派在中国伊斯兰教中流传较早,传播广泛、信众较多、影响较大,它固守宋代以来穆斯林世代相承之教义思想、礼仪制度,迄今为止还因袭着前人的传统。
他接着告诉我化觉巷清真大寺的一些礼规:斋月期间,它都是在斋月里的每一个开斋时刻就与众同时接杜阿宜,简单开个斋。待礼完沙姆拜后,又返回到吃饭的地方,继续吃开斋饭。每年斋月前一月是“舍尔巴乃月”(伊历八月),按照格迪目派辈辈相传的习惯,在此月里家家户户都要念经,即转“白拉特”(赎罪);打“讨白”,在婚丧方面也有某些传统特点等等。尤其是格迪目实行教坊制。教坊以礼拜寺为中心,形成独立的、单一的松散群体,即无上下隶属关系,又无横向联系,既是本坊教民宗教生活的中心,又是教育文化、经济与社会活动的中心。清真寺实行“三掌教制”,由伊玛目、开学阿訇与穆安津分别分管教务与寺务。伊玛目由教众选举,开学阿訇实行聘任制。它适应穆斯林在全国范围内散杂居的实际需要,对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对回回民族的形成起过一定的作用。
当我问起格迪目的经堂教育时,定教长说,明末伊斯兰教教育陷于衰微境地,胡登洲太师为了振衰起頽,弘扬教门,在清真寺传授教义,沿用中国私塾的古老传统,招收门徒,创办经堂教育,教授阿拉伯文、波斯文经籍。其后各地纷纷效法,形成了西北、江南、山东、河北、河南、云南等地穆斯林经师设帐讲学的中心和特点,建立寺院经堂教育初、高两级学制,培养阿訇、经师接班人。改变了历史上父传子授、师徒单传的旧方式。
今天大寺里的阿訇都接受过经堂教育,但按照现在《清真寺经堂教育管理条例》的规定,经堂教育是在清真寺开展,属粗放型的松散管理,与正规院校办学要求差距甚远。又按照现在《清真寺管理条例》、《清真寺经堂教育管理条例》的规定,寺里满拉人数逐年减少。由此阿訇们都感叹:“经堂教育就这样会慢慢的被流失了”。我理解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寻根溯源 探访陇东
我在海里法时期,曾师从张竹书等阿訇,他们都是经堂教育的传授者,心中有着那种特殊的宗教情愫,那时候,我经常听到他们说起经堂教育的那些感人的人和事,企望有机会去平凉、固原、银川等地,探知并学习经堂教育的发源与传播地到底怎么回事。
6月30日中午时分,我乘上由西安至平凉的大巴,一路浮想联翩,脑海出现的是我们的先辈当年是如何在边区筚路蓝缕,扎根教门,弘扬正教的呢?其实,历史上这里曾是远古中国文化发祥地,是我国古代西北重镇和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交通要冲,可以想象那时候人丁兴旺、车水马龙、商贸旺盛的繁华场景。
西安的露天气温达到35摄氏度,大巴车厢内热浪滚滚,男男女女、大大小小的乘客在车厢里互相挤挨着,大人的叫喊声,小孩的哭闹声此起彼伏,乘客们都着急地要求司机尽快发车,开启空调。12时20分,大巴总算发车,在西安至平凉的往返公路上一口气开了三个半小时,到了一座加油站才停了下来,司机忙着加油并让乘客方便。下车伊始,深吸了一口新鲜空气,猛然感受到了这里与西安气候的巨大变化,周围的气温只有24摄氏度,还遇上下雨,浑身上下有凉飕飕的感觉。6点时分大巴抵达平凉,赶紧打车去酒店。
7月1日上午9点时分,宁夏泾源县的兰先锋阿訇、宁夏著名回族学者马平教授来到我入住的平凉酒店,见面后我们聊起了上海与陇东之间的教脉关系。我告知他们,我早年师从的张竹书阿訇曾在陇东伊斯兰师范担任过教务长;上海女寺马淑贞哈吉小时候曾经听见张阿訇与她父亲谈及陇东伊斯兰师范的岁月往事,她还告诉我说:她小时家住当地的兴合庄,那里还有一座兴合庄清真寺,和陇东伊斯兰师范隔条路,那里有个清真寺叫东寺。她儿时的记忆,当地穆斯林多,清真寺也多,时过境迁,这些清真寺也许现在已不复存在了。
于是,兰阿訇、马教授热心地陪着我去寻找陇东伊斯兰师范和东寺清真寺。平凉的各个街区他们很熟悉,一会儿就找到了东寺,见到了东寺清真寺阿訇。我们在东寺外面可以看到陇东伊斯兰师范遗址,按照他手指的方向,看到这里早已旧貌换新颜,现在是平凉市崆峒区第二中学。我站在这里伫立片刻,心中默默地为我师从过的张竹书阿訇及先辈们祈祷,是他们为伊斯兰教教育事业及其中国化付出了艰辛努力,后生晚辈没有也不会忘记他们,祈求真主恩赐他们永居乐园。
民俗人文 现代魅力
热心的兰阿訇对我说,你难得来一次,平凉的民俗人文值得一看。他说平凉市古称渭州,是甘肃省地级市,地处甘肃省东部,东邻陕西咸阳,西连甘肃定西、白银,南接陕西宝鸡、甘肃天水,北倚宁夏固原、甘肃庆阳,是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总面积1.1万平方千米。平凉市是丝绸之路重要节点,以文化旅游和工贸物流为主的生态宜居城市。平凉市的穆斯林居多,现在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清真寺里聚居着许多老年人,生活节奏慢,生活水平不高。然后,他陪我们来到一条回民饮食街,这里都是西部回民经营的餐饮小店,价廉物美,民风朴实,年轻的回族女生戴着西部五颜六色风格各异的小帽,经营自己的饮食生意。
接着,我们驾车由平凉至泾源县,兰阿訇一直在这里的多座清真寺开学并主持教务,熟悉此地的一草一木。他带着我们走进一家穆斯林乡老的宅院,据说下午正好请阿訇干“尔麦里”,兰阿訇邀请我去体验一下“格迪目”的“尔麦里”。兰阿訇请我先恭诵《古兰经》首章,坊上的其他阿訇和满拉都围坐在一起,齐声恭诵《古兰经》30卷和杜阿宜。然后,大家品尝穆斯林清真美食。阿訇们都热情地邀请我多住几天,深切感受一下西部穆斯林地区的教门氛围。
7月2日早晨,兰阿訇驾车陪同我游览了绿树成荫、风和日丽,环境优美的泾源县城,并在他家共进早餐。一路上,映入眼帘的都是西部穆斯林的居所和清真寺,建筑充满了伊斯兰教与中国化交融的装饰风格,让我感受到了西部穆斯林宜居在这座平安、祥和、美丽城市里的幸福和自豪感。
上午10点,在兰阿訇的精心安排下,与泾源县伊协和各坊清真寺阿訇及寺管会代表,与我一起座谈交流。许多年长的社首们兴奋地为我讲述了早期平凉、泾源与固原这一带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辉煌历史。尽管这些叙述很碎片化,但都是情不自禁地发自了心中的肺腑之言,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道,现在年轻人都去城市务工了,我们年纪大了只能留在家里,清真寺念经人越来越少了。听了这些话语,让我深感伊斯兰教中国化的经堂教育给中国穆斯林留下的宝贵遗产和精神财富,以及先辈们为伊斯兰教中国化给他们留下的深刻印记;同时我也深感当代伊斯兰教中国化任重而道远。
古为今用 时不我待
7月3日早晨,我在马平教授的陪同下,拜访了海原县杨茂平阿訇,还同穆斯林企业人事交流互动,并参观了正在修建的海原县清真寺,以及穆斯林企业人事自己经营的餐饮企业,观赏海原县金福博物馆珍藏了许多丰富的藏品。数万件(其中登记文物2737件)藏品,堆积如山。藏品主要集中古陶、古玉、古石器、古瓷器、古字画、古家具、民族古籍等。由于受条件限制,这么多的珍藏品只能在这里作为存放的库房,无法作为正规的展品向人们展示,这是非常令人惋惜的。我觉得倘若能够妥善地安置这些藏品,使更多的人尤其是研究宗教、民俗的学者让他们目睹这些文物,直观地感受中华文明的多元与包容。最吸引众人目光的是精美的青花瓷展品,它们曾是丝绸之路上的主要商品,那典雅的色调、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图案,仿佛在向观众诉说着古老的传奇。这里的青花瓷藏品展现了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与制作工艺,从元代的豪迈大气到明清的精致婉约,精彩纷呈。
素陶展区呈现给我们的是一种简约古朴之美。那些没有华丽装饰的素陶作品,以其质朴的造型和纯真的纹样,传递着古人的生活智慧与审美意趣。它们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博物馆中的每一件展品,无论是斑驳的陶器,还是锈迹斑斑的铁器,抑或是色彩褪去的壁画,都承载着我国大历史中一个个时代的珍贵记忆。
金福博物馆馆长马海成介绍,博物馆正在规划建设2万余平方米标准化馆场,5000余平方米的集保温湿功能现代化文物仓库。由于资金尚未落实,还有文物专业鉴定修复与管理人员严重匮乏等原因,未能实施规划。马馆长的话,使我感慨万千,引起我对当下和未来的深度思考。我眼前看到每件文物都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实证和教材,我们应珍视它们,这是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在马平教授陪同下,我们专程拜访了马占文、马生明等阿訇,还有宁夏民族、宗教学及其他相关各学科领域的著名教授。他们都是我在上海教务工作中非常仰慕的西部阿訇与学者,难得聚会,一见如故。彼此交流最多和有兴趣的都是关于伊斯兰教中国化以及中西部文化差异等话题。大家饶有兴趣地对伊斯兰教中国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探讨,大多认为伊斯兰教中国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基本上处于从属地位,中国化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其作用限定在宗教信仰以及哲学思想等精神领域,这些都是清醒的不容置疑的共识。
结束语
以上是我十天来西北之行的学习感悟,为了进一步深化伊斯兰教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我以为,我国教界人士对于伊斯兰教与当代中国社会、伊斯兰教与中国文化、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当代内涵等诸多方面,仍有许多值得学习与思考的问题。我愿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工作与时间,再接再厉,在伊斯兰教中国化方面做点力所能及的工作。在此要感谢市伊协阿扎提秘书长、办公室马西雅、王义芳等同事,还有西安化觉巷清真大寺赵宝贵阿訇,教亲安强、铁浩、马坤等,对我此次学习之行提供的支持与帮助,愿真主恩赐我们两世吉庆,阿米乃!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上海市伊斯兰教协会名誉会长,上海沪西清真寺教长)
来源:上海市伊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