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伊斯兰教协会
电话:029-87277685
传真:029-87277685
邮箱: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南院门机关小区综合2号楼5层
电话:029-87277685
传真:029-87277685
邮箱: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南院门机关小区综合2号楼5层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5-12-29 16:59:29 访问人次:12521
阿拉伯语是阿拉伯民族的语言,是世界上极富特色的语言之一,是阿拉伯世界22个国家的通用语言,被定为国语。阿拉伯语是世界十多亿穆斯林的宗教语言,是国际上通用的语言,也是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阿拉伯语发源于阿拉伯半岛,属闪语系的一个分支,是闪语系中生命力最强、使用最普遍、传播最广泛的一种语言。
公元七世纪以前,不存在统一的阿拉伯语。由于社会经济落后,阿拉伯人多由分散的游牧部落组成,各个部落有自己的方言,虽同属阿拉伯语种,但悬殊很大。同一事物,同一概念,各部落有自己的语汇,同义词多得出奇。这说明古代阿拉伯人交往不多,生活十分艰苦,灾难深重,也说明阿拉伯语汇很丰富。
公元610年,出身于古莱氏部落的先知穆罕默德开始传播伊斯兰教。他用古莱氏的语言口述真主降下的启示,由其弟子背诵,并有专人记录在椰枣叶、石片或兽皮上。先知穆罕默德逝世后,他的继承者艾布·伯克尔组织人力,把分散的经文整理成册。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为防止经文被人曲解,下令抄录,史称“奥斯曼定本《古兰经》”分发各地,一字未改,一直延续至今。《古兰经》藉阿拉伯语传布半岛各地;阿拉伯语又藉《古兰经》而成为全阿拉伯民族的无可争辩的通用语,这就是今天使用的标准阿拉伯语。
《古兰经》的内容十分丰富。从语言的角度看,《古兰经》结构缜密、言简意赅、文字流畅、语言优美、富有音韵感。遣词造句和修辞十分讲究。《古兰经》统一和规范了阿拉伯半岛各种方言,成为阿拉伯语的惟一的标准。凡符合《古兰经》的发音、词法和句法都是正确的;反之,与其相抵触的都是错误的,都是应该摒弃的。
《古兰经》用词非常精确,对其认真仔细研究,它的内容互相关联和吻合,天衣无缝,无任何纰漏。其经文朗读起来朗朗上口,语言的形式与文字内容完美结合,含意真切明确,震撼人心。从内容上看,它超越了空间和时间,对人类所涉及的一切知识领域,各种疑难问题,无论巨细,都作了精辟的论述。它是世界上传播最广泛,学习和诵读的人最多的一部经典。它里面包涵的一些知识,在启示下降的时代,人们不可能理解。例如:《古兰经》云“难道人竟怀疑真主能聚拢他的尸骨吗?不然,真主能够使他的手指尖复原。”(75∶3-4)穆斯林确信死后复生是将腐朽的枯骨复活,哪怕骨头已成为泥土,也能复活。为什么经文中特别提到“手指尖”呢?躯体之构造,极细密复杂,部位很多,功能各尽其妙,为什么单单突出“手指尖”这样一个细小的部位呢?如果只泛指手或手掌,实际在人体中已是较小部位,再缩小一点该算手指,可经文中却更具体地缩小到只谈“指尖”。它在阿拉伯语中称作“巴拿尼”(al-Banan),手指则称“艾萨比阿”(al-Asabia),可知确实是特指以“指尖”为例,言外之意自然是说:安拉连死者的手指尖都能让他恢复原样,更何况是复活整个躯体呢?(1)
指尖是人类构造最特别,最细微的部位,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指尖由神经、血管、汗腺、皮囊腺等构成,对触摸、温度、压力等感觉非常敏锐。只要用手触摸物体,就会立即感觉到冷、热、软、硬等。指纹还具有增强皮肤摩擦的作用,使手指能紧紧地握住东西,不易滑掉。我们平时画图、写字、拿工具、做手工,所以能够那么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这里面就有指纹的功劳。普通人对指纹的认识限于肉眼所能观察到的指纹,如斗形、箕形、弓形等。虽然指纹人人皆有,但各不相同。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小小的指纹也分好几种类型:各人的指纹除形状不同之外,纹形的多少、长短也不同。全世界的50多亿人中,还没有发现两个指纹完全相同的人。更有趣的是,指纹在胎儿第三个月便开始产生,到第六个月左右就形成了。当婴儿长大成人,指纹也只不过放大增粗,它的形状特征却固定不变。指纹是人体独一无二的特征,并且它们的复杂度足以提供用于鉴别。中国人最早发现指纹因人而异,据史书记载,远在2000多年前的西周,中国人已利用指纹来签文书、立契约了。近年来,指纹又和电子计算机联系在一起。目前很多商家利用指纹独一无二的特性,研制出一些高科技的设备,来体现指纹给生活带来的方便和安全比如:指纹锁、指纹门禁、指纹考勤机、指纹采集仪、指纹保险柜以及网络指纹登陆技术等,不一而足。
《古兰经》对语言方面,它将阿拉伯部落的各种方言统一,形成了统一的标准语。它丰富了阿拉伯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并使这种语言保持持久的活力。文学方面,它推动了对阿拉伯古典诗文原始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同时,促进了修辞学、文学评论的发展,丰富了文学创作的题材,开拓了阿拉伯作家诗人的想象力,使他们在思维方式、描写方法以及表达方法等方面都深受其影响。
《古兰经》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同时,也是阿拉伯语言文学的巨著,文辞优美,风格凝重,它在语言文学方面的成就是无可比拟的,其高超的修辞艺术、独特的艺术形式、振聋发聩的语言魅力,都是无可企及的。“经文语言在表达新的思想领域时,发展成为一种雄辩有力,符合修辞学的散文。这种散文充分利用抑扬顿挫的句法,形成美妙动人的文体,铿锵和谐的音调,并给人以新奇的联想,神秘的言外之意。”(2)《古兰经》颁降于阿拉伯诗歌和文学的昌盛时代,诗人、演讲家众多,他们口才高超,相互赛诗比文,竞雄不已。它的文词深受历代东西方文学家的赞叹,德国伟大诗人歌德就对《古兰经》非常推崇,称誉不已说:“《古兰经》是百读不厌的,每读一次,起初总觉得它更新鲜了,不久它就引人入胜,使人惊心动魄,终于使人肃然起敬,其文体因内容与宗旨而不同,有严整的,有堂皇的,有威严的——总而言之,其庄严性是不容否认的。这部经典,将永远具有一种最伟大的势力。”(3)我国当代阿拉伯文学研究专家蔡伟良教授说:“《古兰经》除了它是一部宗教经典以外,还曾为包括神学、哲学、伦理学、文学、语言学、语法学在内的一切伊斯兰文化形态的发展起过非同小可的作用。数百年来,《古兰经》一直被认为是世界文学丰碑之一,是阿拉伯散文作品第一座见于文字的纪念碑,是阿拉伯正规语言风格的最高成就,和不可攀越的典范。”(4)
《古兰经》倡导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学作品,坚决反对内容底下的靡靡之音。文学具有传播知识、陶冶情操的作用,只要内容是积极健康的,就是有益的,如果文学或者其他任何艺术形式,其内容是颓废堕落的,邪恶淫秽的,《古兰经》对此是反对和摒弃的。针对哪些低级庸俗、下流淫秽的诗歌,《古兰经》云:“你们侧耳而听,他们大半是说谎的。诗人们被迷误者所跟随。你不知道吗?他们在各山谷中彷徨。他们只尚空谈,不重实践。” (27∶223-226)
《古兰经》具有特殊的语言风格,与阿拉伯语文学家们所使用的风格迥然不同。历史证明,无论是在伊斯兰初期的阿拉伯文学家们,还是在其后的数十个世纪的阿拉伯文学家们所采用的语言和写作风格都不能与《古兰经》的风格相媲美。经文明白易懂,一看就明白。伊斯兰教严厉禁止用自己的主观意识解释《古兰经》。当然,禁止用主观意识解释《古兰经》,并不意味着不让人们用理性去理解《古兰经》,这里所指的是不要纯粹地用自己的理性和主观揣测去解释《古兰经》,换言之,不能象理解人的语言那样去理解《古兰经》,因为有一些《古兰经》的经文是超理性的,仅用理性去解释必然会出现错误,比如,真主、天使、后世、复生等形而上的世界,这些都无法用人的理性去理解,因为它超越了人的理性认识范围。此外《古兰经》的文体和风格不受任何语言风格的局限,所以不能根据人制定的语言规则或风格去解释经文。有两点对理解经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点是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另一点是内心的纯洁,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两点因人而异,因此,每个人对经文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在理解《古兰经》方面,虽然阿拉伯语法学家制定了许多语言规则,对语词进行详细的解释,但仅仅掌握这些语言规则,对全面理解《古兰经》的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有些深奥的经文,根本无法根据语言规则去理解,这一点更加显示了《古兰经》的神圣性。
《古兰经》使用的语言﹐令人感到惊叹不已﹐用词优美和准确。其诵读的声音悦耳动听。根据历史记载﹐先知穆罕默德的许多弟子,是因为听到别人诵读经文受到神奇语言的感染,而成为穆斯林的。《古兰经》既是一部宗教典籍,也是一朵艺术奇葩。艺术性与朗诵学完美结合在一起,句子的韵律美,传达讯息的美妙语句相结合。“《古兰经》的经文是用通常称为押韵散文的风格写成的,句子虽然没有韵律,却一般是以韵脚或类音词结尾的。如果用阿拉伯语高声朗读,《古兰经》必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其精神影响也必定比词语所能表达的意义要有力。”(5)
《古兰经》原文在艺术风格、表现技巧上都绝妙超凡。任何语种的译文都比不上原文,甚至离原文有很大差距。《古兰经》哲理深遂,内容广泛,成为伊斯兰文化的源泉,对伊斯兰文化的兴起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人们对《古兰经》的文采有口皆碑,连非穆斯林学者也认为“这部经典是一个强烈的、有生命的声音,是要高声朗读,使原本的人感佩的。《古兰经》不少的力量是在韵脚、节奏、修辞、动听等方面。”(6)
总而言之,人类语言的产生意味着灿烂多姿的人类文化的开始。一般说来,文化和语言是共生的,语言是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关键,文化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语言更加丰富。语言和文化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而阿拉伯语正是以《古兰经》为准则不断完善,在世界不同语言中,阿拉伯语成为既古老又年轻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