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坚先生
(知名回族学者,阿拉伯语言学家和翻译家)
马坚(1906—1978)先生,知名伊斯兰学者,阿拉伯语言学家和翻译家,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著有《伊斯兰哲学史》《阿拉伯半岛》《阿拉伯通史》《阿拉伯简史》《中国伊斯兰教概观》《回历纲要》《回教先贤的学术运动》《阿拉伯文在国际政治上的地位》《穆罕默德的宝剑》《至圣穆罕默德略传》《阿拉伯语汉语词典》等。其独立翻译出版的汉语版伊斯兰典籍《古兰经》在海内外享有极高声誉。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醒中华大地。我国现代著名的阿拉伯语言学家、宗教学家、翻译家、教育家、著名的回族学者马坚教授因病辞世,终年72岁。40年后的今天,我国社会已进入新时代。我们缅怀马坚先生一生爱国至上,勤于治学,培养桃李,钻研学术。
一、经学教育培养出的学者
马坚先生出生于云南省个旧市沙甸村的一个回族家庭,他从小聪明好学,中学毕业后,在家中坚持自修阿拉伯文。后来历尽艰辛,涉足几千里,来到宁夏固原,投师于当时著名的经学家虎嵩山阿訇帐下学习经学知识,打下经堂教育传统的经学基础。后又到上海,在著名伊斯兰学者哈德成主持的上海伊斯兰师范学习,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自己的经学和阿拉伯文的水平。
1932年,马坚留学埃及期间在金字塔前的留影。(上左二为马坚)
1931年12月,他经中国回教学会选派,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届留埃学生团的成员到达开罗,先后进入埃及爱资哈尔大学和国立达尔•欧卢姆阿拉伯语文学院(1946年并入开罗大学)学习。在埃及期间,他将埃及近代伊斯兰著名学者穆罕默德•阿卜笃的名著翻译成中文,译名《回教哲学》,1934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出版,受到广泛的好评。同年还应埃及回教联合会之请,讲演中国伊斯兰教,共12个专题,后以《中国回教概观》印成单行本出版,受到中外穆斯林读者的欢迎。
马坚先生翻译成阿文的《论语》
1936年,马坚又翻译《回教基督教与学术文化》,由上海中国回教书局出版。1938年1月,他翻译的《回教真相》,再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51年时,已修订出了第6版,显示了这部学术译著的生命力。同时在埃及求学期间,他先后把中国的《茶神》《河伯娶妻》《中国格言》等文学作品翻译成阿拉伯文,在开罗发表。特别是把中国儒家的经典著作《论语》译成阿拉伯文,并在开罗出版发行,显示了由中国伊斯兰教传统经堂教育培养出来的回族青年的聪明才智和他勤奋治学的精神。
二、一部传世的汉译《古兰经》
我国《古兰经》的汉译始于清代中期,云南回族人马德新的《宝命真经直解》和马联元的《亥听译解》,被公认为是《古兰经》在我国的最早汉文选译本。而汉文通译本的问世,是在民国时期。主要有:铁铮译《可兰经》,姬觉弥总纂的《汉译可兰经》,王静斋译《古兰经译解》,刘锦标译《可兰经附传》,杨敬修译《古兰经大义》等。由于译解等种种原因,王静斋的《古兰经译解》在中国穆斯林中影响较大。马坚先生在埃及留学8年,圆满地完成了学业。1939年夏,马坚先生从埃及回国后,不论是在云南还是在上海,都把主要精力放在翻译和注释《古兰经》上。1940年,他在上海协助伍特公、沙善余等人翻译文言文的《古兰经》。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马坚无法在上海坚持下去,回到家乡,独自翻译白话文的《古兰经》。
马坚先生汉译本《古兰经》
1946年,到北京大学东语系任教,一直在锲而不舍地继续译经,历经艰难曲折,终于完成了这部译作。1949年,北京大学出版部、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他的《古兰经》上册(八卷译注本),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公开出版的第一部《古兰经》汉译本。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了他的《古兰经》全译本。1995年再版,有修订。1986年,科威特出版该译本的复印本。同年,沙特阿拉伯王国将他的汉译本随《古兰经》阿拉伯文原文一起出版,发行到世界各地,成为迄今为止全球影响最大的《古兰经》汉译本。2013年,征得马坚先生家人同意,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对该版本再次进行了校订,正式向中国穆斯林社会推荐使用。马坚译《古兰经》是迄今为止国内外穆斯林社会普遍认可的最佳中译本。
这部《古兰经》译本是马坚先生的心血之作,耗尽了其大半生的精力。其夫人马存真女士在该书的“后记”中这样写道:等到子实(马坚,字子实)1978年春天重新整理幸存的《古兰经》手稿时,他的身体已经相当衰弱了,只剩一只眼睛还勉强有点微弱的视力,他当时只能躺在床上,由宗教研究所派来的助手帮助,对全部《古兰经》译文做最后一次的修润,就这样一直工作到他去世的前一天。令人万分痛惜的是,百花齐放的春天刚刚来临,国家正需要他充分发挥作用的时候,他没等到《古兰经》全译本正式出版,就猝然离去了。我国著名学者白寿彝先生对马坚译《古兰经》给予高度的评价:在“忠实、明白、流利”三者并举的要求下,我相信,这个译本是超过以前所有的译本的……这个译本的出版,将是中国伊斯兰教史、中国伊斯兰研究史上的一件大事。
三、学术研究著作等身
白寿彝先生对马坚的学术研究做过这样的评价:马坚具有广泛的学术兴趣,他研究的范围包括了阿拉伯的宗教、哲学、语言、文学、教育、历史、法律、医学、天文历法,以及中阿关系史等各方面。他在一些学术领域研究,可以说是在国内开研究之先河,起到了填补学术空白和铺路石的作用。早在留学埃及期间,马坚就显示出学术才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译著。
回国后,他的学术研究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1941年,他翻译的《回教教育史》出版,1944年,他翻译的《回教哲学史》问世,他在云南任教编译的《教义学大纲》,后以《教典诠释》的书名出版。这些书中都弘扬了伊斯兰教的中道思想,体现了译文的本土特色。1977年,他翻译的《阿拉伯半岛》出版。新中国成立以后,马坚有多篇研究成果发表,他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历史教学》《中国穆斯林》等有影响的报刊上发表《古兰经的纂集和流传》《穆罕默德的宝剑》《回民为什么不吃猪肉》《伊斯兰文化的光芒一纪念阿维森纳诞生一千周年》《伊斯兰哲学对中世纪欧洲经院哲学的认识》《中国与阿拉伯各国之间又古老又年轻的友谊》等文章,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影响。尤其是1951年1月16日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穆罕默德德的宝剑》一文,1月20日《人民日报》予以转载,对当时消除错误影响,加强民族团结,起了很重要的作用。1951年3月20日发表于《人民日报》的《回民为什么不吃猪肉?》,则消除了人们对回族习俗的误解,增强了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受到毛泽东主席的称赞。
马坚先生的部分译作
《阿拉伯通史》是马坚先生的一部翻译力作,至今仍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等该书于1979年12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马坚先生已作古一年。这部由美籍黎巴嫩裔著名学者希提著的阿拉伯—伊斯兰史,马坚先生从1957年开始翻译,到1965年才全部完成,显示了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马坚先生之子马志学在新版后记中曾这样写道:希提的这部英文版阿拉伯通史,纵观上下数千年,横跨阿拉伯万里江山,个中包含了阿拉伯人的多少盛衰兴亡事,如何用中文将其准确无误地翻译表达出来,实属不易。马坚先生翻译这部长达75万字的鸿篇巨著,用精雕细刻来概括,一点也不过分。面对如此浩大的翻译工程,他一如既往,一丝不苟,哪怕是一个人名,一个地名,也不轻易放过,都一定要经过反复推敲后才确定中文译名。看一看先生留下来的那一本本不同语种的地名译名手册,人名译名手册,可以感受到作为一个学者的严谨作风。
马坚还主编了我国第一部《阿拉伯汉语词典》,为中阿友好交往作出了贡献。严谨的学风,扎实的功底,勤奋的努力,使马坚先生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四、一个坚定的回族爱国者
马坚先生一生坚定地热爱祖国。他在埃及留学期间,发生日本侵略中国的全面战争,他和留学埃及的全体中国回族学生,于1939年初组织朝觐团去麦加,团长是庞士谦,马坚为副团长,揭露日伪派去的朝觐团,宣传我国的抗日决心。到麦加后,对日伪朝觐团晓以民族大义,斗争有利有节。回埃及途中,马坚把他为朝觐团拟就的《告世界回教教胞书》寄国内外报刊发表,同时在回埃及的船上发表演讲,揭露日本侵华真相,赢得各国穆斯林的支持,表现了青年马坚热爱祖国的英雄气概,成为马坚一生的光荣。
1939年2月,在埃及中国留学生组织朝觐团赴沙特麦加朝觐,马坚担任该朝觐团副团长。图为全体团员合影。(前排左五为马坚,左六为庞士谦)
新中国成立后,马坚在报刊上连续发表文章,欢呼新中国的诞生。无论是政策性文章,还是学术性论文,他都强调民族团结,呼吁广大回民群众积极投入新中国的建设,同时积极参加筹备中国伊斯兰教协会的工作,成为发起人之一。在他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期间,积极发言,献计献策,全身心地投入新中国各方面事业。由于马坚先生的杰出成就,从1954年始,他连续当选为第一届至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还是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常务委员,并担任中国亚非学会理事等职。马坚先生在新中国成立的初期,由于国家的需要,他多次为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担任翻译,陪同接见外宾,促进中阿友好交往事业的发展。
1950年代中期,毛泽东主席会见阿拉伯国家友人,马坚陪同翻译。(右二为马坚)
1956年,周恩来总理在中南海紫光阁会见来访的叙利亚法律代表团,马坚陪同翻译,阎宝航、史良在场。(总理左侧为马坚)
马坚先生在北京大学东语系任教30余年,他以自己勤奋的工作,开辟了中国阿拉伯教学的新时代,迎来了中国阿拉伯语教学的巨大变革,他为我国外事、文教、出版、科研、宣传等部门,培养了一代又一代阿拉伯语言文化人才,成为发展中阿关系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事业的骨干力量。
1964年8月,马坚参加北京大学东语系阿拉伯语专修班毕业合影。(前排右四为马坚)
今天我们缅怀马坚先生,学习他的高尚品德和人格,弘扬他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正如马坚先生的弟子、我国著名中东问题和阿拉伯语专家朱威烈教授在《马坚传》序言中讲到的:马坚先生以他的业绩证明,他是那个时代的学科带头人,他奠定的基础正在造福后人,而且必将在新的世纪继续放射出熠熠光彩。
作者:高占福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研究员。
来源:中国伊协在线